这句话主要强调了四个方面的要点:1.明明德:指明心向善、追求道德的高尚境地。大学应当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教育要贴近实际,关注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做出贡献。只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才能使大学教育真正发挥作用,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大学》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亦是《四书五经》之一。其中提到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观点。
这句话主要强调了四个方面的要点:
1. 明明德:指明心向善、追求道德的高尚境地。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明白什么是善良、正直和真理。只有心存善念、做人正直才是大学教育的基石。
2. 亲民:强调教育要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大学应当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教育要贴近实际,关注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做出贡献。
3. 止于至善:强调追求最高境界、追求卓越。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能够做到最好的人才。只有追求至善、追求卓越,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句话传达的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和重要原则。在大学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完善的精神。只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才能使大学教育真正发挥作用,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