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级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工种转换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伤残职工在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之日起7个月的工资。残疾津贴根据工伤鉴定委员会确定的伤残等级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需要注意的是,具体赔偿标准可能因地区而异,以上为一般情况下的赔偿标准。工伤赔偿金额一般由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基金或保险公司负责支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赔偿标准根据工伤等级来确定,共分为10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的赔偿标准如下:
1级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工种转换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伤残职工在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之日起6个月的工资。残疾津贴根据工伤鉴定委员会确定的伤残等级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
2级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工种转换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伤残职工在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之日起7个月的工资。残疾津贴根据工伤鉴定委员会确定的伤残等级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
3级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工种转换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伤残职工在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之日起8个月的工资。残疾津贴根据工伤鉴定委员会确定的伤残等级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
4级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工种转换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伤残职工在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之日起9个月的工资。残疾津贴根据工伤鉴定委员会确定的伤残等级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
5级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工种转换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伤残职工在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之日起10个月的工资。残疾津贴根据工伤鉴定委员会确定的伤残等级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
6级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工种转换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伤残职工在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之日起11个月的工资。残疾津贴根据工伤鉴定委员会确定的伤残等级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
7级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工种转换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伤残职工在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之日起12个月的工资。残疾津贴根据工伤鉴定委员会确定的伤残等级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
8级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工种转换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伤残职工在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之日起13个月的工资。残疾津贴根据工伤鉴定委员会确定的伤残等级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
9级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工种转换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伤残职工在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之日起14个月的工资。残疾津贴根据工伤鉴定委员会确定的伤残等级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
10级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工种转换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为伤残职工在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之日起15个月的工资。残疾津贴根据工伤鉴定委员会确定的伤残等级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发。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赔偿标准可能因地区而异,以上为一般情况下的赔偿标准。工伤赔偿金额一般由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基金或保险公司负责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