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津贴标准为职工本人上年度平均月缴存工资的130%至160%。9级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为70%以上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期限不超过60个月。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目前的标准,具体的标准可能随着法规的调整而有所变化。所以,到2023年时具体的工伤鉴定级别和赔偿标准可能会有所变动,请根据当时的法律法规进行查询和核实。
根据现行的中国劳动法和相关法规,工伤鉴定的级别和赔偿标准如下:
1级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为1%以下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伤残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与职工本人上年度(或本单位上一年度)平均月缴存工资的3倍相当金额。
2级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为1%以上但不满10%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期限不超过60个月。伤残津贴标准为职工本人上年度(或本单位上一年度)平均月缴存工资的60%至100%。
3级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为10%以上但不满20%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期限不超过60个月。伤残津贴标准为职工本人上年度(或本单位上一年度)平均月缴存工资的100%至130%。
4级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为20%以上但不满30%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期限不超过60个月。伤残津贴标准为职工本人上年度(或本单位上一年度)平均月缴存工资的130%至160%。
5级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为30%以上但不满40%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期限不超过60个月。伤残津贴标准为职工本人上年度(或本单位上一年度)平均月缴存工资的160%至190%。
6级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为40%以上但不满50%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期限不超过60个月。伤残津贴标准为职工本人上年度(或本单位上一年度)平均月缴存工资的190%至220%。
7级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为50%以上但不满60%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期限不超过60个月。伤残津贴标准为职工本人上年度(或本单位上一年度)平均月缴存工资的220%至250%。
8级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为60%以上但不满70%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期限不超过60个月。伤残津贴标准为职工本人上年度(或本单位上一年度)平均月缴存工资的250%至280%。
9级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程度为70%以上的,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期限不超过60个月。伤残津贴标准为职工本人上年度(或本单位上一年度)平均月缴存工资的280%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目前的标准,具体的标准可能随着法规的调整而有所变化。所以,到2023年时具体的工伤鉴定级别和赔偿标准可能会有所变动,请根据当时的法律法规进行查询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