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后遗症:指工伤事故后因伤害后遗症、后效等原因引起身体机能损害。请注意,以上仅为对工伤鉴定标准的简要介绍,具体情况还需根据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深入了解。
根据中国《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与鉴定办法》,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 (GBZ55-2018)》,2018年发布的工伤鉴定标准如下:
1. 工伤的定义: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因工作原因导致的职工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
2. 工伤的鉴定条件:
- 工伤事故: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发生的导致职工人身伤亡或者机关、组织、设施、设备、建筑物等部分破坏的突发事件。
- 职业病: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由于接触或者作业环境产生的病变。
- 工伤事故后遗症:指工伤事故后因伤害后遗症、后效等原因引起身体机能损害。
3. 工伤的鉴定程序:
- 申请:职工或其法定代表人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初步审查:单位初步审查申请材料,如符合标准,应及时提出意见。
- 鉴定:经过单位初步审查后,由工伤认定机构进行鉴定。
- 确定事实:鉴定机构通过调查、检查和询问,确定事实依据。
- 鉴定结论:鉴定机构根据事实依据,作出工伤鉴定结论。
- 复审程序:对不服的鉴定结果,申请人可以申请复审。
- 终审程序:对复审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终审。
4. 工伤的赔偿:
- 医疗费:按照工伤保险制度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 工伤津贴:根据职工工资和工伤等级,由社会保险基金向职工支付工伤津贴。
- 伤残补助金:对于发生伤残的职工,根据伤残程度和工资水平,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伤残补助金。
-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根据伤残程度和工资水平,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请注意,以上仅为对工伤鉴定标准的简要介绍,具体情况还需根据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