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看到了复仇者的三个缺点,美国陆军在2020年后半年推出了下一代近程伴随防空系统。介于下卡拉巴赫与赞格祖尔之间,包含小高加索山脉的东南支脉该地区多属山地与森林。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阿塞拜疆共和国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南高加索地区东部,面积8.66万平方公里。其境内50%的面积为山脉,40%为低地。东北部为大高加索山脉,西南有小高加索山脉,东南有塔雷什山。
苏联解体30年,苏联地区却多出7个国家,而且个个穷困潦倒
从世界历史来看,苏联是近现代史最大的国家联盟,苏联高峰时期,拥有加盟共和国15个,国土面积2200多万平方公里,是美国的好几倍,绝对的世界之最。而1991年,苏联这个庞大的国家直接解体,一分为十五,至今已经是30年的时间了。但是这30年时间,苏联体系内国家,从15个,增加到了22个,多了七个国家,而且个个穷困潦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主要是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还有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高加索三国,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还有就是东欧4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总数15个。
但是现在这个苏联区域,却有22个国家,分别是德左共和国、纳卡共和国、南奥塞梯共和国、阿布哈兹共和国、卢甘斯克共和国、顿涅茨克共和国,还有克里米亚共和国等,整个一下子增加了7个国家,使得苏联体系内有了22个国家了。而这7个国家现在虽然都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承认,但是他们却相互承认,建立外交关系,7个国家玩的很是开心。
而且实际上他们早就是独立的存在了,尤其是德左、纳卡还有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等,那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而之所以增加这么多,这完全在于苏联体系国家的手足相残,这7个国家都是俄罗斯制造出来的。
首先说说德左,那是兄弟摩尔多瓦的,但是1990年,当地的俄罗斯人 *** ,俄罗斯也正好想控制这块土地。于是在摩尔多瓦要镇压前,派兵占了这块土地,建立这个德左共和国,至今存在30年,拥有自己的总统, *** 和军队。还有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那是在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冲突中,俄罗斯扶持当地俄罗斯人 *** 而建立的,现在也都有自己的总统和 *** ,跟一个国家一样了。
除此之外,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等三国,也是如此,在乌克兰战争中,俄罗斯扶持当地俄罗斯人建立。包括纳卡都是俄罗斯的原因,很多人可能说纳卡不是亚美尼亚建立的么?其实当年的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战争中,如果不是俄罗斯支持亚美尼亚,派兵直接介入,哪有现在的纳卡的,所以,其实也是俄罗斯搞出来的。
俄罗斯作为苏联体系的老大,没有稳定团结兄弟,反而从兄弟国内,搞出了7个国家,堪称是强悍啊。这也充分体现战斗民族的狠毒,对此苏联体系的兄弟们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跟俄罗斯国力跟自己差距太大。但是有一点这7个小国不满的是,俄罗斯帮助他们独立,却不敢吞并他们,也不管他们。
于是这些国家只能依靠自己弱小的力量来苟延残喘,非常悲催。而且俄罗斯经济日薄西山,还有西方的严厉制裁,所以即使俄罗斯帮助,他们也没办法富裕起来。所以到现在俄罗斯帮助建立的这7个国家,个个穷的叮当响,很多人均GDP都在2000美元以下,比非洲国家还要穷困,还要潦倒,这也是被俄罗斯给坑了的节奏。
参考文献:《苏联历史》。
纳卡地区在什么地方阿
阿塞拜疆共和国,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亚美尼亚语: 、阿塞拜疆语:Dalq Qaraba),又称为Artsakh(亚美尼亚语音译,汉译“阿尔察赫”或“阿尔扎赫”),位于南高加索。
介于下卡拉巴赫与赞格祖尔之间,包含小高加索山脉的东南支脉该地区多属山地与森林。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普遍被国际承认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
扩展资料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所在地区古代曾存在库拉-阿拉斯文化,分布于库拉河与阿拉斯河之间。当时该地区的人口组成包含多种原住民与移民部落,大部分都不属于印欧语系民族。
2020年9月2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分别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和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通话,再次呼吁两国领导人立即采取措施,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冲突地区实现停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纳卡冲突打醒美国,一短板30多年没补上
纳卡冲突打醒美国一短板30多年没补上
纳卡冲突,不但让世人见识了无人机的威力,也让许多国家明白了军队近程伴随防空的重要性。在很多军事专家看来,阿塞拜疆无人机之所以能如入无人之境,并非阿军无人机有多厉害,而是亚美尼亚军队缺乏伴随防空武器。
如果有恐怕战局就是另一种样子了。说起近程伴随防空利器,那,首推俄罗斯的通古斯卡和铠甲S-1,这两种防空利器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弹炮合一防空火力强大。就拿俄罗斯的铠甲S-1近程防空武器来说,这种防空系统装备12枚近程防空导弹和2门30毫米2A38双管自行高炮。
30毫米2A38双管自行高炮射速可达5000发/分钟,能对30个来袭目标中的24个进行跟踪和攻击。俄罗斯两款近程伴随防空系统不但可以拦截导弹,最关键的是专打无人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纳卡冲突,亚美尼亚军队有这两款防空系统任意一款,阿塞拜疆无人机绝对不会如此从容。
事实上纵观全球,近程伴随防空系统缺失的国家,不只亚美尼亚还有美国。虽然美国在1987年曾装备一款叫复仇者的近程防空导弹车,该系统装备多达8枚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导弹系统安装在军用悍马车上。
靠着悍马车强大的机动能力,使得复仇者能跟上美军坦克部队的推进。但即便如此,性能不错的复仇者还是有三个致命缺点。第一个缺点就是服役时间太长,这对一款武器装备来说已经算装备时间比较长了。一款装备在30年前如果算先进,30年后必然是落伍。所以从时间维度来看,复仇者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战争。
第二个缺点是武器太过单一,复仇者只有8枚毒刺防空导弹可用。虽然这种防空导弹性能不错,但和铠甲S-1的弹炮一体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最起码复仇者面对火箭弹和无人机集火攻击就没那么从容。一旦来袭目标太多,复仇者恐怕很难保美军坦克周全。
第三个缺点是自身防护能力太弱,复仇者导弹搭载平台是美国军用悍马。虽然具备一定防弹能力,但面对反坦克导弹和大口径机枪直射,还是如纸糊一般脆弱。反观俄罗斯铠甲S-1导弹采用装甲车机动,完全能承受大口径枪械直射,甚至能抵御无人机携带的轻型空地导弹。
在现代战争中,无人机要想打掉敌方坦克,首先要打掉伴随防空武器。美国复仇者因为生存能力低下,所以根本起不到保护本方装甲力量的作用。也正是看到了复仇者的三个缺点,美国陆军在2020年后半年推出了下一代近程伴随防空系统。
不过因为美军没有类似武器研发经验,所以很多美网友吐槽美军不如直接买铠甲S-1来的实在。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但也看出美国网民对本国军工研发方面的不满意,美国军工需要给自己证明才可以。
纳卡地区到底属于哪个国家
纳卡地区属于阿塞拜疆共和国。纳卡地区一般指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位于南高加索。介于下卡拉巴赫与赞格祖尔之间,包含小高加索山脉的东南支脉该地区多属山地与森林。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阿塞拜疆共和国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南高加索地区东部,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东濒里海,南接伊朗和土耳其,北与俄罗斯相邻,西傍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大、小高加索山自西向东穿越全境,余脉最终没入里海。其境内50%的面积为山脉,40%为低地。东北部为大高加索山脉,西南有小高加索山脉,东南有塔雷什山。低地和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主要河流是库拉河。
次元引导者纳卡片能升级几次
次元引导者纳卡片能升级2次只能用作卡片的升级材料,只能用于升级同等级的卡片,且100%升级成功
战争究竟有多残酷
战争究竟有多残酷
在2020年10月初,位于高加索山脉的两个小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突然爆发冲突,双方增派兵力、扩大冲突规模,随即演变成一场战争,尽管这场战争已随《纳卡和平协定》的签署而接近尾声,但世人不该忘记,在这场战争中,阿塞拜疆做出的违背人道,超越人类文明底线的战争罪行,这些战争罪行大多数都被公布到网上。
并有一些罪行被摄像机记录下。阿军所犯下的战争罪行,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并引发世界众怒!归纳整理一些阿塞拜疆所犯下的战争罪行,了解现代战争的残酷!
在2020年10月16日,阿塞拜疆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攻势中,阿塞拜疆成功夺取了其亚军的防御重镇:哈德鲁特镇的外围,并以“虐杀”的方式枪毙了已经投降的两名亚军士兵,这两名亚军士兵明显是亚美尼亚临时征召来的,其中一名看起来还十分年轻。
而另外一名则显得有些年老,在视频中,阿军士兵不断对这一老一少进行辱骂和殴打,在阿军士兵发泄过后,便要求两人坐在一起,让其身披国旗,随后将其射杀!这样惨无人道的行为,已经明显违背了《日内瓦公约》所规定的战俘条款,但阿军的战争罪行从未停止!
在2020年10月31日,多方目击确认,阿军还使用了国际上禁止使用的白磷弹攻击目标,可谓无所不用至极!同时,阿军虐杀战俘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这种残暴的战争罪行,已经完完全全超越了现代人类文明的底线!照片上传到网络上,被全世界关注这场战争的人们看到后,一时间人们震怒,并纷纷谴责阿军士兵的残酷暴行!
另外一个令人震惊的战争罪行就是:阿军从始至终都未曾停止过对居民区的轰炸,自二战以来,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和人权意识的觉醒,轰炸居民区这种毫无战略意义、伤及平民的行为已经视为了最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
但阿军不这么认为,在战争的初期,阿军就将炮口对准了纳卡地区的平民,10月4日,阿军动用以色列生产的多管火箭炮(有消息称还使用了集束炸弹),轰炸了纳卡地区重要城市:斯捷潘纳克特的一处密集居民区,造成了一定的平民伤亡和建筑物损毁,同时在进攻过程中,阿军也曾使用过重型火炮和战术导弹,来对居民区进行过轰炸。
现在,随着《纳卡和平协议》的签署,亚美尼亚以三分之一国土的代价换来了和平,双方之间的战火将逐渐平息下来,这场战争从结果上来看,最终是亚美尼亚失败了,而阿塞拜疆犯下的这些战争罪行,将不太可能会得到正义的审判。而全世界人民,通过阿塞拜疆上传的虐杀视频,和其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了解到了现代战争的残酷,从而也会明白和平的不易。
纳卡改色膜怎么样
好。1、纳卡改色膜可以对原车漆起到一订定的保护作用,对原车漆的保护非常好。2、纳卡改色膜撕掉时也不会留有难以清除的残胶。
2020年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纳卡战争中,谁先开第一枪最后谁赢谁输
2020年阿亚战争是围绕阿亚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地区纳卡所展开的。
纳卡问题在1988年就已经出现,当时的还属于阿塞拜疆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宣布退出阿塞拜疆,不过当时由于苏联的强大力量,纳卡问题并未真正演变成地区矛盾。直到苏联解体之后,纳卡问题开始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之间引起巨大的矛盾。
矛盾的焦点在于,尽管纳卡地区属于阿塞拜疆管治,但纳卡地区人口中的80%属于亚美尼亚族人,这些人并不希望被阿塞拜疆所统治。因此,纳卡地区一直希望独立或是加入亚美尼亚,而不希望留在阿塞拜疆。
因此,两国围绕纳卡这一地区多次产生冲突。在90年代初时,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两国就因为纳卡地区的问题而爆发过战争,虽然两国在1994年签订了停火协议,但这一问题实际上并未得到解决。在2016年时,两国又因纳卡问题产生冲突,幸运的是,这一次的冲突并未演化成战争。
此后,直到2020年9月27日,两国之间多年积攒的矛盾终于演变成为战争,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两国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也都产生了巨大的伤亡。
此次阿亚战争中阿塞拜疆在土耳其的支持下,选了一个美国大选无暇东顾的时间点发动亚阿战争。
亚美尼亚,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306万人,2018年GDP达124亿美元;军队现役军力为5万余人,但另有2万人左右的纳卡地区军队,其年军费投入约6亿多美元。
阿塞拜疆,国土面积8.6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人,2018年GDP为469亿美元;军队现役军力约为6.7万人,其年军费投入为19亿美元。
从两个国家的整体硬实力来说,阿塞拜疆要强于亚美尼亚,其在军费投入和技术装备的数量、质量上也要优于后者。
不过亚美尼亚实际控制着纳卡地区及部分阿塞拜疆的其他国土,这实际就是当年亚美尼亚军队更具战力的体现。
亚美尼亚在以纳卡地区为核心的区域构筑有大量复杂的防御工事,而且亚美尼亚军队的平均战斗力也仍然高于阿军,结合地形、工事与战斗力因素后,倒是可以部分抵消阿军的装备数量、质量优势,使得后者难以深入。
所以这次以纳卡地区为中心的亚阿之战就呈现出了阿军攻不动(在纳卡南北各占领部分边缘区域),而亚军也无力反攻的僵持局面。双方的技术装备、弹药和兵力都在急剧损耗中。亚方被阿方持续消耗,骑虎难下,双方终于在俄罗斯的介入下,签署停战协定,最终以亚美尼亚割地赔款结束。
24年前的纳卡冲突:阿塞拜疆被迫靠车臣悍匪打仗
参考消息网4月5日报道近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边境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冲突再起。亚阿两国国防部先后发表声明,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导致边境紧张局势升级。交火中,仅双方承认的损失就包括:12名阿军士兵、1辆坦克触雷损毁、1架米-24武装直升机被击落,亚方18名士兵死亡、35人受伤。
兄弟阋墙兵戎相见
对于亚阿两国的边境冲突,人们并不奇怪。出于历史原因,两国在纳卡地区的争议由来已久。在苏联时期(1988年),同为加盟共和国的两国就曾因边境问题发生冲突。随着时间推移,双方矛盾愈演愈烈。最终,亚阿两国在1992年爆发了被国外媒体称之为“纳卡战争”的边境冲突。
当时,亚阿两国所依仗的本国武装力量,都是苏联时期留下的老底子。亚美尼亚境内有原属苏军的3个师,却没有专门的军用机场。而阿塞拜疆则有5个师,还有3座军用机场。两国趁着苏联解体之初的混乱时期,都从撤走的原苏军高加索内务部队手中,获取了相当数量的武器。其中,有不少装备是较年轻的苏军士兵为“获取路费”而主动“卖出”的。
由于阿方经济实力较强(有里海油田),其搞到的武器也比亚方多。以弹药为例,亚方只有500节车厢,而阿方的弹药储备则多达1万节车厢,仅这一项就构成了20比1的压倒性优势。同时,阿塞拜疆在兵员储备上也占上风,1992年该国可以动员的17岁至32岁的男性多达130万,而同年龄段的男子亚美尼亚只能动员55万,不到阿方的一半。
但在兵员素质上,亚美尼亚却明显占上风。虽然两国的武装力量中都有不少人曾在苏军服役,但阿塞拜疆人在苏军体系中不受重视,很多人被分配到工程营等辅助部队,缺乏实战经验。而亚美尼亚人却有着“从亚历山大东征到东罗马时代的彪悍历史”——早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亚美尼亚人就组建了2个步兵师加入红军。二战期间,50万亚美尼亚人参军报国,他们中涌现出多达50名战功卓著的亚美尼亚高级将领,其佼佼者就是苏联第一位少数族裔元帅巴格拉米扬。
书归正传,尽管双方准备都不算充分,但亚阿两国还是竭尽全力,各自动员了数以千计的“志愿人员”参战。亚方因为历史原因(包括一战时期的大屠杀和二战损失),适龄男子不足,于是不 *** 女便参与了部队后勤工作,甚至扛枪上阵。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此举也在某种程度上鼓舞了亚方一线作战人员的士气。
血战经年矛盾犹存
战争初期,亚方进展顺利,在数月内连续攻克纳卡地区的多个城镇。1992年5月9日,经过一天一夜残酷的巷战,亚方攻占阿方在纳卡地区的重要据点——舒沙,双方均付出了数百人伤亡的重大代价。
这次失败令阿方恼羞成怒。当年7月,经过精心组织,阿方出动8000兵力,实施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战略突破行动。在空中掩护下,阿方以坦克、装甲车为先导,先实施战略佯动,然后大举进攻。猝不及防的亚方一时难以抵挡,导致纳卡的多个据点相继被阿军占领。
但亚美尼亚人也不是吃素的,缓过劲来的他们出动武装直升机,对阿方装甲部队实施打击,很快阻止了对手的攻势。当然,数以百计的生灵也在这次交战中变成了亡魂。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在此战中,都以个人身份招募、雇佣了不少邻近俄军部队的官兵。更有甚者,在亚方的反击中,竟有驾驶武装直升机的飞行员,和对面为阿方驾驶装甲车辆的坦克兵,来自同一支俄军部队!
这一情况充分表现了高加索地区的复杂性。在这次纳卡战争中,亚阿双方的雇佣军,可谓来源复杂,五花八门。前苏军退伍人员、俄军现役“休假”官兵、前内务部队的“逃兵”,以及来自希腊、土耳其、伊朗的“志愿者”,甚至还包括车臣悍匪。据称,车臣叛军头目巴萨耶夫亲自带领数百“嫡系”帮阿方作战,并因“最后撤出舒沙据点”而名噪一时。
1992年秋天,形势再次逆转。1993年4月,亚方连续组织反击,取得了战场主动,阿方则损失惨重。但双方却仍未停火。进入1994年,亚方已控制了纳卡大部分地区,但此时两个小国因为常年战争已筋疲力尽。在联合国以及俄罗斯、土耳其等国的外交斡旋下,亚阿双方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但纳卡地区的问题却并未得到解决,时至今日其仍是阻碍亚阿两国关系,影响高加索-里海地区和平的重要因素。近期,该问题再次诱发两国激烈冲突,便是体现。(作者/王绥翊)
为什么是纳卡地区发生冲突
纳卡冲突,实质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纳卡在国际上被认为是阿塞拜疆的一部分,阿塞拜疆在最近几十年来并没有实际控制这里,而且纳卡地区90%以上是亚美尼亚人。
两国因为纳卡问题进行了长达多年的战争,后来在俄罗斯和国际社会的调解下,暂时保持“纳卡实际上独立,但国际上不承认”的现状。
国际上普遍承认纳卡是阿塞拜疆领土
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比较复杂,因为在历史上,纳卡地区的民族成分变化多次,亚美尼亚民族和阿塞拜疆民族是邻居,亚美尼亚人主要居住在山区,纳卡地区也是属于山区部分,而阿塞拜疆人原本主要生活在里海沿岸的平原地区。
也就是说,包括纳卡地区在内的高加索山脉南麓山区是亚美尼亚人的底盘,他们信仰基督教。但不同的是,亚美尼亚周边均是伊斯兰教的范围,阿塞拜疆也包括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