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设置了不同形式的比赛和接力,既能培养幼儿的个人能力,又能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此外,还设置了障碍过桥游戏,能提高幼儿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欢乐,既锻炼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又培养了幼儿的竞技精神。
教案标题:中班趣味田径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2. 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和大运动能力;
3. 发展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教学准备:
1. 跑道布置:在室外或室内场地上划出跑道,标明起点和终点;
2. 教具准备:编码布,教练员口哨。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 教师指挥幼儿做拉伸运动,如头部、颈部、肩部、手臂、腿部等;
- 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如慢跑、小跳、踩高步等。
2. 游戏介绍(3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趣味田径游戏的规则和简单的技术要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3. 游戏一:跑步比赛(10分钟):
- 分组比赛: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站在起点线上,教师用口哨作为起跑信号,幼儿们跑到终点,第一个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
- 个人比赛:幼儿一个个依次站在起点线上,教师用口哨作为起跑信号,幼儿们一个个跑到终点,最快的幼儿获胜。
4. 游戏二:跳远比赛(10分钟):
- 分组比赛: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站在起跳线上,教师用口哨作为起跳信号,幼儿们跳远,最终跳得最远的小组获胜;
- 个人比赛:幼儿一个个依次站在起跳线上,教师用口哨作为起跳信号,幼儿们一个个跳远,最远的幼儿获胜。
5. 游戏三:传递接力(15分钟):
- 分组接力: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站在跑道上的等距离位置,第一个幼儿手里拿着编码布,等待接力信号,接到编码布的幼儿跑到下一个幼儿手里,直到最后一个幼儿拿着编码布跑到终点,第一个完成的小组获胜;
- 个人接力:幼儿一个个依次站在跑道上的等距离位置,第一个幼儿手里拿着编码布,等待接力信号,接到编码布的幼儿跑到下一个幼儿手里,直到最后一个幼儿拿着编码布跑到终点,最快的幼儿获胜。
6. 游戏四:障碍过桥(12分钟):
- 教师在跑道上设置一些障碍物,如绳子、铁圈等;
- 幼儿依次跑过障碍物,目标是到达终点。
7. 结束活动(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伸展运动、深呼吸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趣味田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体验田径运动,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游戏设置了不同形式的比赛和接力,既能培养幼儿的个人能力,又能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此外,还设置了障碍过桥游戏,能提高幼儿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欢乐,既锻炼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又培养了幼儿的竞技精神。